2021年,王某因无力支付结婚彩礼配资评测论坛网,闯入独居女子郭某家中,通过暴力手段逼迫其转账网贷11万元。为防止郭某挣脱报警,王某脱去郭某下身衣物、用毛巾堵住郭某的嘴巴拍摄裸照。后为阻止郭某呼救,王某采取捂嘴、掐颈致郭某机械性窒息死亡,并抛尸河道。2025年8月,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其死刑判决。
这起案件并非孤例,近年来,因彩礼纠纷引发的恶性事件频发。例如,江西许俊案中,男子举债40万支付彩礼,因女方退婚拒退钱,连砍未婚妻70刀致死;甘肃吴某某案中,再婚彩礼谈崩后,男子持刀捅死女友并留下“血书”;安徽华德尚案中,因6888元彩礼纠缠多年,男方灭门女方5人,潜逃20年后落网。这些案件反映出彩礼从婚姻祝福演变为压垮人性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。
传统彩礼本为“纳吉”之礼,却在现代社会中异化为攀比的工具。江西鹰潭农村的彩礼普遍超过20万,部分家庭需三代举债;女方家庭将彩礼用于儿子婚嫁,形成“卖女儿养儿子”的畸形链;如许俊案中,男方谎称年入百万换取婚约,女方得知真相后反加价索要40万,婚姻沦为“买卖谈判”。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下,爱情被金钱量化,婚姻成了高风险“投资”。
恶性案件的背后,是多重社会矛盾的叠加。农村青年收入有限,彩礼远超其经济承载力,如王某月薪仅4000元,却需承担数十万彩礼;尽管《民法典》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,但民间执行困难,退婚不退彩礼成矛盾导火索;部分地区男女比例悬殊,女方家庭借机抬高彩礼价码;长期经济压迫与尊严受损,导致极端行为,如吴某某杀人后醉酒等死,许俊自述“被逼到绝路”。
要遏制彩礼悲剧,需多方发力。河南、江西等地已试点“彩礼限高令”,但需配套监督机制;推广婚姻登记普法,明确彩礼返还规则(如未领证需全额退还);倡导“零彩礼”新风配资评测论坛网,如甘肃部分乡村成立“红白理事会”抵制攀比;建立婚恋纠纷调解机构,避免矛盾激化为暴力事件。
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